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会动态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 [复制链接]

1#

年10月15~18日,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年会在南京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医师协会主办,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承办。江苏省医师协会会长郭兴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兰青、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于布为、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名誉会长杨建平、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马正良致开幕辞。开幕式由顾小萍教授主持。

江苏省医师协会会长郭兴华致开幕辞,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包括麻醉科医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郭会长对麻醉学医师分会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指出麻醉学科在临床麻醉和危重症抢救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明确要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推进麻醉等紧缺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麻醉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郭会长希望麻醉医师全体同仁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措施,同心协力,为推进我省麻醉医学发展共同努力。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兰青致辞肯定了麻醉医生在抗疫中的积极作用,医院重要的平台科室,但麻醉医生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中央高度重视麻醉学科的发展。省医师协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希望今后的工作中不光致力于提高麻醉医师的业务能力,也要关心麻醉医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方面。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于布为教授线上致辞,他对在抗疫一线的麻醉学同仁表达敬意,并指出在所有科室中麻醉科应当是重症治疗的一线主力*,希望各级麻醉医生加强对重症治疗的重视。

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名誉会长杨建平教授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赞扬了分会致力于加强江苏省麻醉医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维护麻醉科医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麻醉科医师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健康江苏做出贡献,相信今后在省医师协会的带领下,分会将取得更大成绩。

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马正良教授致辞欢迎各位线上线下的参会同道,感谢在疫情期间坚守在抗疫一线及工作岗位的各位江苏省麻醉医生。在国内外专家对江苏麻醉的关心及各级*府对江苏麻醉的支持下,过去三年内,协会开展了走基层精准帮扶、规培带教培训等工作,为健康江苏做出贡献。希望协会今后工作更上一层楼。

会议内容主要有:麻醉学医师年会讲座,第一期规范化培训师资带教培训班,麻醉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会,规培医师及带教老师病例比赛。

专家讲座

10月16日下午

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教授的授课题目是《医院“国考”与麻醉学科发展》。刘教授认为“国考”为麻醉学医院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提供了一个良机。麻醉学科应该在日间手术、麻醉门诊、无痛内镜、重症监护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同时要注意加强麻醉护士队伍的建设。同时要加强麻醉科学研究。

徐州医科大学曾因明教授带来《我国麻醉学科疫后发展的思考》,认为目前麻醉学科临床麻醉方面有一定发展,但是在疼痛治疗和重症监护方面做的不够。今后的发展中需进行良好的顶层设计,在二级临床学科发展中应加强二级诊疗科目的建设,建设自己的门诊、病房及临床管理模式;要改变思想,加强内涵建设,建立一系列规范,加强技术发展,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还要注意人才队伍建设,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使麻醉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二级学科。

苏州大学神经研究所徐广银教授带来题为《慢性疼痛与表观调控》的讲座,通过肠激综合征的动物模型介绍了P2X7在内脏痛中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马虹教授进行了分享了《加强麻醉学科建设,推动麻醉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讲座。马虹教授重点解读了号文件,主要包括麻醉科医疗服务领域、人力配备、医疗服务内容、设备设施、绩效指标等方面介绍了文件精神,为学科发展提出了目标和方向。

医院马正良教授带来题为《加强麻醉学科的内涵建设》的讲座。

马正良教授指出,目前省内麻醉学科发展不平衡,内涵建设部完整,发展愿景和现状之间存在差距,另外科学研究缺少标志性的发展,学科影响力有待提升。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从拓宽医疗服务领域,加强科学研究,教学创新,人才梯队建设几个方面加强学科建设。

医院丁正年教授带来《肾功能损害病人的麻醉》,从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术前评估、麻醉管理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临床经验。

10月17日上午

第一会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宋兴荣教授首先分享了《气管插管后损伤的防治》,主要介绍了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气管插管损伤和声带麻痹、环杓关节脱位、声门下狭窄、喉头水肿和声门下水肿等。针对这些问题,宋教授团队通过开发新的气管导管润滑剂减少气管导管的摩擦性和长时间带管的机化,有效的减轻了气管插管的损伤。

《中华麻醉学》编辑部主任彭云水教授分享了《科学家精神:建设麻醉强国的不竭动力》。彭教授向广大麻醉医师介绍了老一辈麻醉科学家如何发展麻醉学科,表达了老一辈麻醉学家对麻醉学能有今天这样发展的机会感到非常荣幸,也对麻醉学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新一代麻醉医师能发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和奋斗精神,为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院曹君利教授分享了《关于我国麻醉学科科学研究现况的几点思考》,曹教授指出麻醉学科科研方面的进步和差距一样巨大,麻醉学科尚缺乏高被引论文、国家奖励、国家教学成果奖、以及标志性人才。主要问题包括:认为学科针对的临床问题存在先天不足;麻醉学科核心和重要科学问题尚需共识,对核心和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缺乏规模和深度;开展科学研究的模式尚需完善;崇尚科学研究的氛围尚待营造;麻醉学科科研后备人才的产出机制尚不完善。针对这些情况曹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为麻醉学科的发展提出很好的参考方向。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副院长徐*美教授分享了《羊水栓塞的发病真想究竟是什么》。徐教授首先介绍了羊水栓塞的发病率、发生条件、病理生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介绍了羊水栓塞,同时介绍了羊水栓塞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和思考,为羊水栓塞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医院顾小萍教授分享了《麻醉视角下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顾教授介绍了术后镇痛发展的几个阶段,介绍了目前多模式镇痛的的药物使用,包括NSAIDs类药物、COX-2药物、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会场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王志萍教授分享了《麻醉护士队伍规范化建设思考》。王教授指出目前我们麻醉护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向。

医院鲍红光教授分享了《医院急性疼痛管理与加速外科康复之路》。鲍教授主要分享了医院疼痛科病房建设的经验。

医院江北分院朱伟院长分享了《液体治疗的思考》。医院、目的、液体的选择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容量治疗的评估、时机、液体的选择和监测进展。

医院高巨教授分享了《围术期肺部超声:如何理念与实践结合》。高主任主要介绍了肺部超声的主要征象及临床意义,结合实例分享了重症肺部超声的应用。

医院宋杰教授分享了《麻醉中呼出气冷凝液检测的意义》。宋主任介绍了团队通过对麻醉中呼出气冷凝的分析对不同肺部疾病以及肺损伤的研究成果。

医院杨建*教授分享了《重症医学,AICU建设与发展体会》。杨教授分享了本院麻醉学科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转变中在学科建设,包括科研教学、重症医学和AICU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

第三会场

医院王天龙教授带来《老年高危患者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王教授介绍了老年高危患者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原则,指出应当维持术前长期建立的内环境稳态和代偿状态,加速老年高危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哈尔滨医科大学李文志教授带来《围术期低血压的危害》,首先介绍了血压的来源、临床意义、麻醉后低血压的原因、危害、预后,随后介绍了低血压的防治。

大连医院孙德峰教授介绍了《ERAS理念下围术期体温管理》。介绍了ERAS的理念以及体内产热和热损失、麻醉下热损失的机制、麻醉后体温再分配,围术期意外低体温的原因、危害以及基于低温程度分级保温的策略。

首都医科医院韩如泉教授带来了《新型口服抗凝药围术期管理》。韩教授通过一例口服达比加群的患者介绍了口服抗凝药围术期管理的要点。

医院董海龙教授带来《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管理》。董教授结合指南和临床工作介绍了麻醉对实现ERAS目标的作用,主要是术前禁食、疼痛治疗、术后恢复等。

首都医科大医院李天佐教授带来《ENT手术麻醉的核心问题》,从术前气道评估、诱导后插管前出现的紧急气道的管理,各种插管方式的使用,术中共享气道问题,术后恢复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第四会场

中南大学湘雅麻醉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湖南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郭曲练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再看产科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专题讲座,细致为我们讲解了产科麻醉中神经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并基于研究和临床经验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对我们日后产科麻醉工作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上海交通大医院麻醉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会长、世界麻醉医师联盟(WFSA)疼痛委员会委员俞卫锋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脊髓-延髓”间门控疼痛的新环路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疼痛学说的发展历史,从机制上分析了目前疼痛研究的进展,内容丰富多彩,将复杂晦涩的疼痛产生及传导原理深入浅出的剖析出来,对我们后续的基础研究工作具有极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学研究所副所长、麻醉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陈向东教授结合麻醉临床实践,与我们分享了关于麻醉药物作用的几个现象的思考,通过对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的研究对比,详细分析了不同麻醉药物的作用特点,并纵向发掘从基因水平分析不同麻醉药作用机制,为精准麻醉用药方案指明了方向。

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MolPain》杂志编委和中文版主编、《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副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常务编委郭曲练王英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全麻深度和预后的关系》的专题讲座,细致为我们讲解了全麻深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我们日后麻醉工作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山东第一医院(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及SICU科主任、兼任五官科麻醉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王月兰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肥胖病人腹腔镜下胃减容术麻醉风险评估及管理》的讲座,详细介绍了肥胖病人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的麻醉过程,并总结出围术期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