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产?医学定义:初产妇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
女性生产方式常见的有2种:一种是顺产,一种是剖腹产。然而在这2种以外,还存在第三种生产方式,医学上称之为:急产。
产妇刚上产床就生了,娃“呱唧”一直就落地
小竹快到预产期了。但她并没有着急,她是头胎,听人说从见红到生产需要一段时间,医院很近,大约半小时车程,等医院走就行。
随着预产期越来越近,小竹也急躁起来。这天中午,刚吃完饭,小竹的婆婆和老公,就听到小竹大叫,破水了破水了。
老公一听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小竹是要生产了,于是拿上待产包,医院了,等入了急诊后,老公还没排队交上钱,就被自家妈妈通知说小竹生了,男孩,7斤5两。
小竹老公一楞,咋这么快,不是说生孩子很慢吗?而另一边,小竹刚到急诊,进了产房刚要上产床就生了,“呱唧”一声娃直接就落地。
产妇小竹一下就懵了,看着直接摔倒地上的新生儿,小竹那心情,别提了多懵了。还是护士手疾眼快,把胎儿抱了起来,经过一番检查后,发现孩子身体、脑部没有损伤,才跑出去通知患者家属。
正开心的小竹心想:生孩子这么简单啊!却听见医生一边叹气一边摇头说:这可不是啥好事。
这么快速,不遭罪的生产方式,为什么会被医生说“不是啥好事呢”,难道女性快速生产不是因为女性的身体好吗?
急产:危险性太高
在大众的眼里,生产似乎只有两种方式,但实际上生产还是有第三种方式的就是:快速、无痛的急产。
例如:前不久,在马路上走着走着胎儿突然从肚子里调出的孕妇一样,她的生产方式就是急产。
而小竹也是急产,这种生产方式,除了有快速,无痛感的好处外,其实它的危险系数特别高。
1、产后容易大出血
孕妇在生产时,胎盘胎膜会紧随胎儿娩出,而胎盘附着的毛细血管会征程破裂从而造成出血情况。但身体的保护机能也会随之启动,从而减少产后出血情况,但孕妇若是在急产的情况下,子宫肌层的过度收缩会导致后续收缩无力,从而引发大出血状。
2、阴道撕裂
在生子过程中,阴道口是慢慢张开直到10指才能完全打开产道,这时候胎儿下滑继而出生。
而急产的胎儿下滑着急,阴道口快速张开,虽然当时生子很快速,没太强烈的疼痛感,但在后续会发现阴道口由于没有经过时间的缓冲,导致阴道撕裂,这不利于阴道的收紧恢复。
3、造成新生儿疾病
急产也会给新生儿带来伤害,就像小竹的宝宝“呱唧”一声直摔到地,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身体部位骨折或造成脑损伤。
除了这以外,还容易造成新生儿窒息,由于子宫的快速收缩,对于胎儿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也容易造成新生儿肺炎,由于身体部位的快速运转,导致胎儿吸入过多的羊水,继而引发肺炎。
根据以上种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所以医生才会直摇头,并说了那句“不是啥好事”。
而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产妇身上,因此建议孕后期女性少出门,或出门时有人跟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在小竹的身上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该不该等到见红了,医院。
孕后期何时住院待产
当女性到了孕后期时,情绪会更加紧张,同时也会害怕自己能不能生下来,生下来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所在会犹豫什么时候住院何时。
建议: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孕妇,医院待产
1、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在怀孕、生子中都存在很高的风险。因此,建议高龄产医院待产。以防发生突发情况。
2、营养过剩产妇
营养过剩的医院待产。这类产妇多为剖腹产,同时也会因为体重基数过大,在孕产时过于紧张,医院,方便又省力,还能安抚孕妇情绪。
3、第一次分娩的产妇
第一次分娩没有经验的产妇,医院待产。这类孕妇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因为第一次分娩没有经验会害怕、恐惧,从而引发早产,医院待产。
在生产的过程中,女性应当以医生的建议为主,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急产虽好风险太大,也不是人人都适用的!
今日话题:你生孩子时候,选择的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欢迎留言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放:
1.这些水果是“积食加速器”,影响孩子脾胃还不长个,你还在喂吗?
2.5岁儿子吃了这几样东西,被确诊为痴呆儿,你家孩子有在吃吗?家长当心
3.比糖和盐“危险”的调料,若娃天天吃,脾虚积食,孩子个头矮小
4.儿科大夫提醒:别给3岁前的宝宝喂这6种辅食,鸡蛋、粗粮都在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