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欢呼庆祝。作为医疗各行媒体,《医学界》策划“礼赞70周年,与国同行”的专家访谈专栏,希望通过对话中国医学专家的方式,追寻中国医学在70年历史中的发展足迹,做到“知来路,明去处”。这次,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产科刘小华主任,来分享她从初入医学院的稚嫩学子,到如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产科主任的医路历程……
——产科医生鼻祖威廉姆斯认为:医院只有年分娩量在以上,才能培养出世界上最优秀的产科医生。2.9万——这是去年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一年的分娩量,这里也是全上海一医院。但即使就在这儿,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刘小华教授仍坦言“培养一个产科医生太难了!”刘小华教授
1
住院医师第5年,我准备辞职了从初入医学院的稚嫩学子,到如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产科主任,刘小华在妇产科临床已经工作了二十余年。但是“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狠狠摔过跟头。”刘小华坦言。“在我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似乎妇产科里能学的东西就这么多了,产钳也会了,剖宫产也会了……”刘小华顿了顿,继续谈道,“然后我就开始跌倒了。”这样盲目的自信让刘小华犯下了一个严重错误,给当时的患者和自己都造成了巨大伤害。虽然并不全是医生的过错,患者本身的病情也比较特殊。但这件事情仍给刘小华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我大概花了3~4年,才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当时,被现实狠狠敲击后的刘小华一下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了,开始自我否定——或许自己并不适合做产科医生,医院……“我甚至有一段时间已经准备放弃医生这个职业了!”当时的刘小华已经联系好了一家外企,准备去那里的医学工程部工作。就在这时,当时的院长找到了刘小华。“犯错误不可怕,你已经感觉很内疚了,那么这个内疚要用什么来弥补?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你只有给更多人带来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医疗,才能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和内疚!”一语惊醒梦中人,院长的话将刘小华从怀疑和否定的深渊中拉了出来。“我想了很久,发现自己还是热爱医生这个职业的。如果某一天我不穿白大褂的话,可能会有其他选择,但我一定会终身遗憾。”对此,刘小华很坚定。虽然因为这件事,刘小华也比同届的住院医生晚了4年才成为“主治医生”。但她也比同辈的伙伴更快成长了,并更坚定了自己的产科之路。重拾自信的刘小华开始加强学习,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无知,并越发渴望学习更多。住院医师时期的刘小华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刘小华表示那正是医生们最容易犯错误的阶段,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会,越危险!
通过这件事情,我想告诉年轻医生:
第一,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多向别人学习和请教,人没有十全十美的。
第二,要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我的错误也是你们以后的经验。
第三,如果真的犯了错,也不要急于全盘否定自己,要学会重建职业规划和职业信心。
成为产科医生不容易,熬过了最容易犯错误的阶段,依旧有很多要学习。因为“产科的涵盖面很广,内外科能碰到的疾病,产科都能碰到。”
2
产后4天腹腔出血,血色素跌到只有5.6g,医生几乎束手无策了……这是产科在9月收治的一位患者。产后出血是剖宫产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在术后的24小时内出现。但刘小华表示:“这个患者很不寻常,是在术后4天开始腹腔内出血,当时血色素跌到只有5.6g。”医生没办法,只能再次开腹止血。但是好不容易止住血了,患者出院15天后却又再次出血,又收治了进来。已经两次手术进去了,现在又出血,怎么办?“我们当时选择了子宫动脉栓塞——希望通过把子宫血管堵住来止血。”那么这次的效果呢?确实起效了,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但还是每天ml、ml地继续出血。这样的情况患者和家属都承受不住。治疗一时陷入了困境。这时,患者又出现了凝血功能的异常,APTT延长,进一步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发现患者家人中就有鼻出血的情况,而且严重到需要输血的程度。“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她是不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刘小华谈道,“不过血液系统疾病并不好诊断,经过多方会诊,今天早上,我们终于诊断清楚了!这是个血管性血友病!”科室病例讨论这便是产科的一个日常缩影,也是刘小华迷上产科的原因之一。定科前,刘小华在妇科、产科都轮转过。当时的她,其实是个很好的妇科肿瘤医生。“但我最终选择了产科,因为它的挑战更大,涵盖面更广。”刘小华表示,在产科,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