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4至26日,首都医科医院举办的第十三届产科危急重症的应对与决策及促进自然分娩专题研讨会云端成功召开!
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首都医科医院主办,中国妇产科在线协办。为了提高产科危急重症抢救迅速反应能力,提高团队整体协调、抢救水平,并提高、促进自然分娩,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产科危急重症中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分享,推广产科危急重症应对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促进产科危急重症的规范诊疗。
本次会议为期3天,第一天观看量1.9万,第二天观看量3.7万,第三天观看量1.3万,总观看量累计近7万次!大会互动积极,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开幕式
医院院长严松彪致辞随着二胎*策放开以来,孕产妇分娩数量持续增加,但与此同时,产科因素导致的孕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在上升,复杂病例也越来越多,希望今天的线上会议,医院的各位专家分享的产科危重症处理经验,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碰撞出新的火花,更好地为孕产妇的安危保驾护航。医院*委书记张建致辞由于疫情原因会议于线上召开,看到大家积极踊跃地参与,热情不减,我感到非常欣慰,并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孩*策全面放开以来,各助产机构的工作量明显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也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增多,以及高危孕产妇的增多,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产科医生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产科病人病情变化快,做好孕产妇的救治工作,最重要的的还是强化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产科技能和综合诊治能力,以及对危重孕产妇的管理。最后祝愿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交流环节
▎王欣教授:宫缩乏力的识别与相关处理首都医科医院王欣教授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得出,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随后,王教授讲解了原发和继发宫缩乏力的常见原因和表现,并介绍了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宫缩乏力的相应处理以及产程管理的新模式。最后,王教授强调应做好三点应对产后出血:①重视风险因素②及时识别产后出血③正确救治。▎陈敦金教授:产科出血的药物治疗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首先从预测、预防、预警、救治四方面作了讲解,随后基于临床指南和研究,详尽介绍了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使用和分类,以及缩宫素的剂量问题,指出缩宫素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合理使用可减少并发症。最后简单阐述了缩宫素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的副作用。▎邹丽颖教授:妊娠期蛋白尿的评估与处理首都医科医院邹丽颖教授从检测妊娠期蛋白尿的必要性切入,首先讲解了尿常规尿干化学法的结果解读、蛋白排泄定量检测的3种方法。随后介绍了蛋白尿的鉴别:如何区分原有肾病和子痫前期,以及妊娠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最后,基于研究和指南,邹教授对β2-微球蛋白的检测,CKD(慢性肾脏病)的评估、管理和监测进行了阐述,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听讲者受益匪浅。▎杨慧霞教授: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性疾病临床困惑医院杨慧霞教授首先基于指南指出,孕期超声检查时应观察整个胎盘的全貌,胎盘植入性疾病(PAS)产前诊断首选超声检查,必要时作MRI检查,不可过度诊断。随后杨教授分享了几例典型的手术视频,并进行了细致的手术要点分析。最后,探讨了术前是否放置腹主动脉球囊、PAS孕期保健及术前综合管理、剖宫产术中再次评估等问题,还进行了精彩的互动答疑。▎陈奕教授:妊娠及产褥期VTE风险评估及预防指南推荐比较首都医科医院陈奕教授首先介绍了VTE(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风险因素,随后基于孕产妇VTE指南共识,讲解了如何进行妊娠VTE风险评估。最后,陈奕教授对VTE风险评估及预防指南推荐进行比较,阐述了基于风险因素进行孕期及产后的药物预防,指出医师应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取其精华,不宜盲目照搬。▎刘俊涛教授:SLE妊娠不良母婴结局的监医院刘俊涛教授首先介绍了SLE/APS妊娠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随后,结合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对SLE/APS患者子痫前期的预测、SLE与HELLP综合征、溴隐亭对SLE活动的预防、妊娠期狼疮肾炎复发等进行了探究分析。最后,刘教授讲解了SLE/APS不良胎儿/新生儿结局,循序渐进对SLE妊娠丢失率、SLE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新生儿狼疮、PROMISSE研究、抗凝对APO的预防进行了阐述。▎蔺莉教授:产科引产相关医院蔺莉教授介绍了产科引产相关问题的最新进展,基于研究分析和指南解读,分别深入探讨了关于引产孕周的几个问题:初产妇孕39周胎儿真正足月是否要引产,是否要向所有足月的孕妇提供引产,是否可以孕42周引产。随后,讲解了引产中是否要使用人工剥膜技术、人工破膜的时间、对引产方法的比较。最后,通过多项试验数据分析,对引产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展望了引产研究的未来前景。▎王少为教授:产后出血防控体医院王少为教授首先分析了产后出血抢救失败原因,强调产后出血重在预防,一级防控评估出血风险,二级预防评估出血量,三级防控建立产后出血三级预警系统。随后指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最重要常规措施是预防性使用宫缩剂。最后,王教授强调精准计量出血是临床救治的关键,重症产后出血救治成功的法宝是容量复苏,其中灌注指标是重要内容。▎范玲教授:阴道助产技巧首都医科医院范玲教授表示所有从事母婴保健的人员都应具备紧急情况下用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的能力,并对阴道助产的适应症、助产方法的选择、助产的必备条件进行了详细讲解,分享了很多实用的临床经验,如触及胎儿耳缘可以助产。最后,范教授图文并茂生动地讲解了助产操作技巧及关键点,强调胎吸放置位置(俯屈点)至关重要,是吸引器助产成功、安全的关键。▎陈倩教授:产科DIC的相关医院陈倩教授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特点、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随后详细讲解了产科DIC和羊水栓塞DIC的处理。最后,对补充血容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FFP的使用问题、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凝血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时青云教授:妊娠是未来健康的窗口首都医科医院时青云教授以一个内科医生的反思故事引出了主题分享的初衷,时教授基于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文献荟萃分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早产、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产科出血与产妇心血管患病的相对风险,强调妊娠是心血管压力的测试窗口,妊娠高危因素可增加未来心血管患病风险,识别风险并进行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可帮助女性降低患病风险。▎李光辉教授: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最新诊治进展首都医科医院李光辉教授对第1版和第2版指南进行了多方面对比分析,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最新诊治进展。首先分析对比了妊娠期甲减/亚临床甲减的诊断标准,妊娠期临床甲减妇女的管理:治疗目标、孕期产后建议等。随后对比分析了妊娠期甲状腺*症、妊娠期甲亢、胎儿/新生儿甲亢相关内容。最后对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牛建民教授:心脏产科学–AHA科学声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牛建民教授首先对最新发布的《妊娠期患者临床管理涉及的心血管问题》声明进行了解读,并简单讲解了产科心脏病学的发展历程、构成及孕产妇管理,号召我国尽快发行妊娠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指南。随后,生动详实地对多学科团队模式“孕心团队”构成和分工进行了介绍。最后,牛教授深入探讨了产科心脏病学的短长期目标和展望。▎赵扬玉教授:产后出血救治与临床思维模式医院赵扬玉教授表示,产后止血技术不断提高,产后出血死亡率却仍居高不下,应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赵教授寓教于例,通过4个典型病例分析授教了“正-反向”思维模式在产科救治中的应用,梳理了案例中出血原因判断的思维误区。最后,赵教授指出,产后出血救治中,临床判断要结合病理生理特点的变化,多总结分享失败病例的经验教训来拓宽思路。▎张为远教授:胎儿生长受限评估与干预首都医科医院张为远教授表示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6.4-9.4%永远存在,并简单介绍了FGR病因和分类。随后,结合临床病例论述了胎儿发育评估要点:准确核对孕周、宫底高度、超声检查、尽量查找FGR病因、充分告知知情。最后,张教授循序渐进地介绍了FGR预防、监测、治疗,以及FGR终止妊娠的时机和分娩方式。▎杨孜教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版指南医院杨孜教授就版中对版做的主要修改部分进行了解读,首先带领认识了子痫前期的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的致病机制。随后,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分类、对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因素和预警的认识、对首发症状多样性的认识。最后,杨教授对产前检查中的监测和识症辨析、子痫前期的处理原则和筛查、降压药物和硫酸镁的临床应用、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指征、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闭幕式
医院副院长郝伟致辞祝贺本次大会圆满成功,在年共同抗疫之际,我们的白衣天使依然不负使命,尽职尽责地维护着广大孕产妇的安全,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分娩过程瞬息万变,前一分钟风和日丽,后一分钟可能就风雨交加。产科的危急重症处理重在早认知、积极处理和团队协同配合,进一步降低产后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产后出血、促进自然分娩,是每一位产科人肩上的重担,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不断地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继续为孕产妇保驾护航。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感谢各位同道的参与。期待明年再会!
来源:妇产科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