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全国母胎医学大会母 [复制链接]

1#

年12月7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全国母胎医学大会、第四届母胎医学(南方)高峰论坛和深圳三名工程产科峰会进入到第2天的日程。根据授课内容按照母体医学和胎儿医学两个亚专科分设两个会场,32位国内顶级母胎医学专家进行了精彩授课,其中母体医学专家15位,胎儿医学专家17位。

请欣赏母体医学专家精彩授课

林建华教授: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抗凝方案的选择

上海交通大医院产科主任林建华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抗凝方案的选择”的精彩讲座。林教授首先简单和大家温习了妊娠合并心脏病分类,分享了团队在临床遇到的心脏病患者妊娠后因血栓原因导致不良结局的多个案例,提到孕期抗凝不佳会引起动静脉血栓、毛细血管微血栓、特殊部位血栓(心梗、脑梗等)及血栓脱落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提醒产科医师临床实践中一定要重视预防血栓治疗的重要性。林教授谈到:需抗凝的心血管疾病很多,特别跟大家分享了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患者孕前、孕期及产后的抗凝治疗的管理要点,介绍了换瓣女性妊娠时机,换瓣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需要1-2年时间,不同种类瓣膜术后可妊娠时机有差异,生物瓣膜最好在换瓣术后2年左右妊娠,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2-3年左右再妊娠,对换瓣女性妊娠相关因素需进行系统评估(如换瓣原因、数量、部位、时间、瓣膜功能、目前心脏结构和电生理情况等)。接着,林教授提到尽管妊娠合并房颤没有专门的指南推荐,但根据ACCP年房颤抗栓治疗指南建议孕期行抗凝治疗,除了左心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推荐手术为主,其他类型肺高压疾病建议抗凝治疗。林教授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及其临床实践经验和大家分享了心脏病患者孕期抗凝管理方案,对此类患者应进行系统咨询和评估,根据年RCOG指南推荐的VTE危险因素分级与评分量表决定是否行抗凝治疗,孕期常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有不同作用靶点及机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林教授推荐静脉血栓治疗以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为主,动脉血栓治疗及血栓预防均以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为主,心脏换瓣后首选华法林。最后,林教授也提醒大家应该要注意抗凝药物的副作用,低分子肝素警惕颅内出血、胎盘后血肿、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华法林要注意胎儿畸形、流产、胎儿颅内出血等,阿司匹林主要是胃肠反应。林教授的这次精彩演讲让大家对心脏病患者孕期抗凝管理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

夏泳教授: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相关问题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夏泳教授带来的是“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相关问题”这一精彩讲座。夏教授参考年ACOG发布的最新《妊娠期慢性高血压指南》,就如下十大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①哪些因素对慢性高血压患者孕前咨询最重要?②哪些临床测试对慢性高血压孕妇的初步评估有价值?③什么时候评估继发性高血压,评估什么?④慢性高血压孕妇应采用什么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是什么?⑤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慢性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是什么?⑥胎儿监护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是否有作用?⑦慢性高血压孕妇产时是否存在特有的问题?⑧慢性高血压与慢高并发子痫前期有何区别?⑨慢性高血压孕妇何时分娩?⑩慢性高血压孕妇产后注意事项和建议是什么?夏教授提到,紧急降压时抗高血压药物应在30-60分钟内使用,要以单独考虑或依次考虑以下药物(拉贝洛尔、肼苯哒嗪和速释硝苯地平),如果任何一种药物达到最大累积剂量,建议改用另一种药物;也特别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在讲座尾声,夏教授指出,根据年ACOG发布的新版妊娠期慢性高血压指南,国内的相关指南也应进行相应修改。夏教授的讲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对临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海澜教授: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探讨

来自医院的杨海澜教授为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探讨”,这真是一次精彩纷呈的讲座。首先,杨教授讲解了妊娠期母体变化,尤其是母体免疫防御系统的变化,免疫排斥、胎盘免疫屏障调节、病原体微生物识别能力减低等妊娠期特殊改变,告诉我们“诊断多深渊、步履如薄冰”,之后,通过多个实例让我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案例1:“食肉菌”感染引起的多发坏死性肌筋膜炎,顺产后会阴伤口出现水泡,到最后的全身坏死性筋膜炎,至病人死亡,病情发展迅速,令人震惊。案例2:孕妇因“不洁饮食”引起“生长迅速的酿脓链球菌”感染,导致迅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死亡。案例3:孕35+周IVF术后孕妇因“高热”行剖宫产术,术后因“A族链球菌*性休克综合征”致孕妇和新生儿均死亡,通过这个惨痛的病例告诫我们尤其应该重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孕妇,可能存在免疫异常因素。另外,杨海澜教授还分享了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妊娠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李斯特菌感染性休克、妊娠期爆发性心肌炎等等很多案例。之后,杨教授又结合英国产科早期预警参数指标,提醒我们当出现1项红色预警或2项*色预警,即可启动RRT,同时需监测临床检验指标,然后杨教授又向我们强调临床治疗时药敏是金标准。最后,杨教授告诫我们一定要重视病人每一个主诉,所有不符合自然妊娠的症状、体征要认真分析,查找先兆早产、早产原因第一重要,腹痛不一定是宫缩、发热不一定是感冒,并强调临床医师要开阔视野、学习全科知识、训练缜密临床思维。课堂上学员们聚精会神倾听,听到一个个稀有病例时感叹声不断,实在是一场无比精彩的演讲,在坐的各位学员深感受益匪浅!

丁虹娟教授:免疫系统疾病的妊娠期管理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丁虹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免疫系统疾病的妊娠期管理”讲座。丁教授先介绍了自身免疫疾病的概念、基本特征及范畴,阐述了年Sapporo诊断标准以及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详细介绍了自身免疫疾病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自身免疫抗体、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丁教授着重讲解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期的管理,包括妊娠时机、随诊频率及内容、分娩方式的选择、哺乳处理问题、孕期病情复发的治疗、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异常患者的治疗等。最后,丁教授指出,自身免疫疾病是慢性多脏器受累的疾病,如何在孕前及孕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或潜在发病者,以及对已确诊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进行恰当的病情评估及管理,是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