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蚀丸价格 http://pf.39.net/bjzkbdfyy/131204/4302787.html很多车厂的发展都有里程碑式的事件,例如福特的T型车、林宝坚尼的Muira等等,而在引擎技术方面,本田则是通过其VTEC技术这座里程碑,才傲立于当今的车坛,成为曾经的一方霸主。而根据从年4月19日作为起点的事件脉络,VTEC技术的发展至今共经历了7个阶段的演化,本文也作为一次全面性的回顾,看看今天被戏称为“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是如何通过VTEC这个技术平台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如果从机械上的解释,VTEC(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ElectronicControlsystem)是电子控制可变气门时间及升程技术,只因中文翻译名字太长,所以就直接简称VTEC,这也从另外一侧让其朗朗上口,被车迷们传说。而VTEC技术的最核心科技,说白了、说简单了,其实就是通过油压,将一颗活梢在特定的转速下打入驱动气门的摇臂内,完成低角度凸轮向高角度凸轮驱动方式的转变,而高、低两种凸轮又能让气门向下开启的深度发生改变,开启时间得以延长,从而实现了进气、排气时间延长的效果,这也是英文名称里那个“Timing”的由来,所以这个时间是通过气门开启的深度和返回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实现的,而非如普通VVT系统那样通过转动延迟实现的,这里可以画重点了,不要搞混,本田在年4月发布DOHCVTEC系统时(项目负责人为松泽健一先生),并没有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只有到了十年后的年10月发布i-VTEC时才在凸轮轴驱动齿轮端装上VTC系统。大致上介绍了一下VTEC系统的原理,相信有点汽车结构原理构造基础的读者都不难理解,其实最核心的科技点在驱动气门的摇臂上,而设计难度则在凸轮的高度和活塞顶设计的配合上,气门伸得越进去气缸、就越容易接触到活塞、尤其是本田最爱用的高压缩比凸顶活塞设计,所以要保证气门插得最深时不能跟凸顶活塞发生干涉,但又不能为了避开气门而采用平顶或者凹陷的活塞而令压缩比降低,这些都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研发和积累经验的。第一款装备VTEC系统的量产版引擎是B16A,而B16A机器后续发展出来的B系列引擎及H系列引擎均起源自我们之前介绍过ZCDOHC引擎(如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